中國貿促會于2022年11月29日(星期二)上午以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舉行1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中國貿促會新聞發言人、中國國際商會秘書長孫曉出席,介紹相關情況并回答媒體提問。
以下為新聞發布會文字實錄
新聞媒體的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歡迎參加中國貿促會1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為統籌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關工作,本次新聞發布會以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舉行。我是中國貿促會新聞發言人、中國國際商會秘書長孫曉。首先,我向大家通報5條信息。
第一條,中國貿促會對出國舉辦經貿展覽會項目開展首批試點審批工作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為幫助企業搶抓訂單、開拓市場,促進外貿保穩提質,中國貿促會統籌疫情防控和出國經貿展覽審批管理,積極推進重點國家、重點行業、重點展會的出國參展辦展項目試點審批工作。11月初,我們發布了《關于做好出國經貿展覽首批試點審批項目有關工作的通知》。目前,已完成首批2022年11月至2023年2月期間的15個出國經貿展覽項目試點審批,包括13個參展項目和2個自辦展項目,分布在德國、美國、阿聯酋等8個國家,涉及紡織、汽配、體育用品、電子、消費品等領域,組展規模最小的約100平方米,最大的達1萬平方米。我們會同有關部委,加強對上述出國經貿展覽項目的支持指導,按照國家衛健委有關規定要求,制定下發《關于出國舉辦經濟貿易展覽會試點審批項目團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南》,以幫助組展單位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下一步,中國貿促會將根據首批試點項目實施情況和企業意見建議,適時啟動后續項目的征集、遴選和審批工作。
第二條,今年1-10月全國貿促系統商事認證數據
2022年1-10月,全國貿促系統累計簽發原產地證書、ATA單證冊、商事證明書等各類證書441.11萬份,較上年同比增長4.56%。其中,全國貿促系統非優惠原產地證書簽證金額共計2942.85億美元,同比增長17.74%;簽證份數共計284.14萬份,同比增長5.03%。全國貿促系統優惠原產地證書簽證金額共計505.69億美元,同比增長32.79%;簽證份數共計111.97萬份,同比增長25.94%。從簽證金額排名看,排名前五的貿易協定為中國-韓國、中國-東盟、中國-澳大利亞、RCEP和亞太貿易協定,合計占簽證總金額的90.50%。其中,RCEP證書簽證金額共計56.55億美元,簽證份數共計12.56萬份。從區域分布看,江蘇、浙江、廣東、山東、四川等省份排名靠前,合計占優惠原產地簽證總金額的70.23%。
第三條,2022年8月全球經貿摩擦指數
為幫助企業有效應對經貿摩擦,提供風險預警和決策支持,中國貿促會對20個國家(地區)的經貿措施進行系統跟蹤,定期發布全球經貿摩擦指數報告。由于統計國別較多,各國貿易措施發布的時間不同,該指數一般延遲3個月發布。8月的全球經貿摩擦指數為162,處于高位,相比7月上升73個點,相比上年同期上升62個點,這表明全球經貿摩擦沖突仍處于較高水平。分國家(地區)來看,印度、巴西、阿根廷、印度尼西亞、美國是引發全球經貿摩擦沖突的主要國家。從分項措施來看,其他限制性措施指數在五類措施指數中居于首位,隨后依次是進出口關稅措施指數、技術性貿易措施指數、進出口限制措施指數和貿易救濟措施指數。其他限制性措施包括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措施、投資措施、補貼措施等。從措施涉及的領域來看,主要涉及鋼鐵及鋼鐵制品、車輛及其零附件、機械器具及其零件、電機電氣設備及其零件、精密儀器及設備、塑料及其制品等。
第四條,發布《數字經濟企業對文化貿易的促進作用》研究報告
數字經濟是加快建設貿易強國、建成文化強國的新引擎。為分析數字經濟企業對文化貿易的促進作用,中國貿促會研究院通過實地調研騰訊、愛奇藝、閱文、三七互娛等代表性企業,編寫完成該研究報告。報告分為三部分,分別是:數字經濟與文化貿易深度融合是大勢所趨,數字經濟企業對文化貿易的促進作用,數字經濟企業促進文化貿易發展的典型案例?!秷蟾妗氛J為,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顛覆了文化產業的傳統模式,打破了傳統文化貿易交流的時空限制,革新了文化貿易知識產權保護方式;數字經濟企業在數字技術的研發與應用方面具有明顯優勢,通過搭建開放平臺、開放服務體系全面賦能市場參與主體,促進文化貿易降本增效,推動文化產品海外傳播模式創新,為文化貿易高質量發展提供新機遇。
第五條,第二批“一帶一路”國別法律研究系列叢書正式出版發行
為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助力中國企業在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規避風險、走深走實、行穩致遠,中國貿促會2016年啟動《“一帶一路”國別法律研究》叢書項目。隨后三年,該叢書的第一批64個國別研究成果陸續向社會發布,受到廣大企業的歡迎和社會各界的認可。2019年10月,該叢書作為重要社科研究成果,在“偉大歷程 輝煌成就——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上展出。十多天前,我們又集中發布了該叢書第二批40個國別的法律研究成果,以電子版方式陸續在貿法通平臺發布,供企業和公眾免費查閱。中國貿促會將不斷探索創新、深耕厚植,打造更多高水平的特色研究成果,更好服務各類企業走出去。
以上是我向大家通報的信息。下面回答媒體朋友的提問。請大家在提問前先通報一下自己所在的新聞機構。
經濟日報 記者
我們知道,11月16日-18日亞太經合組織(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與APEC第二十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背靠背舉行,中國貿促會率中國企業代表團赴曼谷參加了峰會,請問此次出訪取得了怎樣的成果?
孫 曉:
在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中國貿促會會長任鴻斌率領高規格企業代表團赴泰參加亞太經合組織(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安排了10場多雙邊經貿活動。此訪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貿促會首次組織企業家代表團赴境外線下出席重大國際經貿活動,是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后中國貿促會配合元首外交、服務國家外交戰略布局的重要行動。此訪主要成果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習近平主席擘畫亞太未來新發展,贏得廣泛贊譽。習近平主席在峰會發表題為《堅守初心 共促發展 開啟亞太合作新篇章》的書面演講,強調亞太地區要走和平發展之路、開放包容之路、和衷共濟之路,為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指明了方向。與會代表紛紛表示習近平主席為亞太合作把舵領航,為世界發展再開良方。二是廣泛宣介黨的二十大精神,展現中國在新征程上自信、開放、合作新形象。代表團積極宣介黨的二十大精神,表明中國堅持對外開放,推動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將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斷以中國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亞太工商界人士普遍對中國的大國擔當表示贊賞,對中國機遇由衷期盼。三是積極主動發出中方聲音,引領中國工商界參與APEC取得新成效。代表團與亞太工商界積極互動,就堅持亞太區域開放合作,推進可持續、包容發展,加快數字化轉型,實現區域共同繁榮達成廣泛共識。代表團還與明年美國APEC工商活動主辦方共商未來合作重點,獲得美方積極回應。四是廣泛對接東盟工商界,拉緊經貿合作紐帶取得新進展。代表團與泰國工商界就有效對接“一帶一路”倡議與泰國發展戰略,加強電動汽車、清潔能源、人工智能、農業等領域合作達成諸多共識。與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一致認為,今后在RCEP推廣實施、商事法律服務、合作推進“陸海新通道”等領域開展深入合作。
中國日報 記者
習近平主席在印尼舉辦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七次峰會上強調,我們要繼續維護以世界貿易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積極推動世界貿易組織改革,推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請問,中國貿促會在維護多邊貿易體制、參與國際規則制定方面發揮了哪些作用?
孫 曉:
中國貿促會1952年成立以來,立足中國、面向世界,與時代同行、與開放共進,為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貢獻貿促力量。近年來,我們主動適應時代要求,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組織中國工商界在多邊機制、國際組織等平臺發出中國聲音,為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促進世界經濟復蘇和增長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一是主動加強多邊機制平臺工作。組織中國工商界深入參與二十國集團、亞太經合組織、金磚國家等多邊機制下工商界活動,提出中方政策建議,推動營造良好的國際貿易投資環境。不久前,中國貿促會工作組代表中國工商界出席印尼B20峰會,組織中國企業家代表團參加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充分表達關切訴求,廣泛匯聚合作共識。
二是積極參與可持續發展領域全球治理。成立“可持續市場倡議”中國理事會,舉辦“可持續市場倡議”圓桌會、2022中國碳中和經濟發展論壇等活動,促進各國政府加強政策協調,推動中外工商界在綠色領域分享經驗、加強合作,凝聚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合力。
三是深度參與有關國際組織工作。跟進世貿組織改革并提出建議。發揮好聯合國貿法會觀察員、聯合國貿發會議全面觀察員、聯合國工發組織咨商地位作用,積極履行在國際展覽局相關職責,主動研提中方建議。成功向國際商會執行董事會、全球理事會、世界商會聯合會、國際商會仲裁院及各專業委員會等推薦中方執行董事、專家等310余名。
四是廣泛參與各領域國際經貿規則制定。積極參與修訂《歐盟海關立法改革》《國際貿易術語2020使用案例》等國際商事規則。廣泛引進和推廣專業領域國際規則慣例,引進150余部出版物和政策倡議報告,舉辦培訓、講座、研討會等活動開展解讀,幫助企業掌握最新行業政策、提升國際競爭力。
五是有力發出堅持多邊主義的響亮聲音。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利用世博會、國際展會論壇等平臺和團組互訪等渠道,向國際社會宣介中國踐行多邊主義、實施互利共贏開放戰略的政策主張和具體行動,推動各方共同維護以世貿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構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體系和制度環境。
經濟參考報 記者
海關數據顯示,以美元計價中國10月出口同比增速明顯放緩,請問從貿促會了解的情況來看,企業出口目前是否承壓,有哪些困難,又有哪些積極跡象?外貿企業對明年市場是否有信心?貿促會將采取哪些舉措,幫助外貿企業做好年底沖刺,打好明年基礎?
孫 曉:
今年前10個月,我國外貿總體穩中有進,進出口總額、出口總額、進口總額均為歷史同期新高。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反復延宕,地緣政治局勢緊張,世界經濟脆弱性更加突出。在這樣大背景下,我國外貿企業面臨外需走弱、成本上升、風險加大等多重挑戰,訂單不足的問題尤為突出,進入四季度,外貿進出口進一步承壓。我們也看到,盡管國內外環境復雜性不確定性超出預期,但我國外貿穩中提質的發展趨勢沒有改變。中國貿促會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發揮自身優勢,用好各方資源,集貿促系統之力,全力以赴做好穩外貿各項工作,為落實好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措施,鞏固經濟回穩向上基礎作出積極貢獻。一是幫助企業搶訂單拓市場。做好今年年底和明年年初的出國參展工作,指導組展單位做好試點出國團組工作。密切關注世界經濟形勢新動向和外貿企業新訴求,發揮數字化平臺優勢,提升“貿促云展”服務水平,幫助企業精準對接海外客戶。二是優化貿易投資促進服務。強化服務外資企業專班工作,加快建設大數據平臺,提高服務企業精準度。持續開展RCEP等自貿協定宣傳推廣和培訓,指導企業用足用好各類自貿協定政策。不斷提升原產地證書和ATA單證冊簽證便利化水平,提高商事認證服務質量,支持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發展。三是幫助企業防范風險挑戰。加強國際經貿仲裁、商事調解、知識產權保護等法律服務。指導企業應對美相關制裁、烏克蘭危機等影響,做好國際經貿仲裁、摩擦應對、知識產權和合規培訓等服務,維護企業權益。加強企業合規培訓,擴大企業國際化經營風險排查覆蓋面。
中央電視臺 記者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完善社會信用等市場經濟基礎制度,優化營商環境”。據了解,中國貿促會積極打造企業信用服務平臺,助力信用良好的企業拓展國際貿易投資合作??煞裨敿毥榻B一下中國貿促會在這方面的相關工作?
孫 曉:
完善的社會信用體系是營造良好營商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國民經濟循環高效暢通、構建新發展格局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中國貿促會不斷探索創新,于2019年推出中國貿促會企業信用服務平臺,積極展示和推介信用良好的優質企業,對接境內外企業需求,為企業對外經貿合作提供助力。一是多形式推介守信企業。通過標準化的指標體系,為國內企業開展信用“體檢”,出具基礎信用認證證書或貿促會推薦認證證書。在網上設立專欄,集中展示獲證企業的核心產品、資質信息、獲獎情況和成功案例。面向境內外企業發布和推送第一手貿易信息,幫助企業展示良好形象,增強海外信譽度,增加獲客渠道,提高訂單成交率。二是多渠道開展信用互認。積極探索與其他國家貿促機構進行信用互認,助力企業解決國際國內市場信息不對稱、信息甄別渠道較少等問題。目前,企業信用服務平臺已與斯里蘭卡工商會聯合會、蒙古國工商會等9家境外商協會建立信用互認機制,開展查詢合作,相互推介企業,共享貿易商機。三是多舉措豐富信用服務。通過與國際知名數據公司合作,為國內企業提供207個國家(地區)3億多家企業基本信息和定性評分。同時,我們為企業提供海外知識產權、國別營商環境指南、國外市場風險評估等支持和幫助,努力打造企業出海“一站式”服務平臺。中國貿促會企業信用服務平臺榮獲國際貿易中心世界貿促機構獎亞軍,并被評價為“與中國境外買方、第三方建立信任的有效、創新途徑”,正逐步成為外貿企業打開國際市場的助推器。例如,深圳某生物電子公司依托中國貿促會信用認證證書,在國際競標中獲得加分,成功中標南美某招投標項目;廣東某科技公司通過信用認證,充分展現自身可靠的業務運營能力,獲得中東客商的信任并順利簽署800萬元合作協議。
法治日報 記者
請問貿法通平臺近期運行情況如何?企業主要關注哪些方面問題?
孫 曉:
今年前11個月,貿法通網站瀏覽量已突破400萬次,增長迅猛。11月貿法通平臺運行呈現三個特點:一是瀏覽內容更聚焦。瀏覽量排名前五的欄目依次為新聞資訊、專家觀點、經貿實務、熱點專欄、貿法大講堂,占當月總瀏覽量的近60%。二是特色版塊吸引人。貿法通平臺針對《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歐盟市場禁止強迫勞動產品條例》草案等企業關注的重點事件,第一時間搭建專欄,匯總發布相關文件文本、官方解讀、媒體報道、專家分析等資料,受到企業廣泛關注。三是外語專線覆蓋廣。目前,貿法通平臺已開通7個語種的外語專線,境外企業咨詢正逐步推開,例如韓國某企業就與某中國企業化工產品貨款糾紛尋求法律支援途徑;哈薩克斯坦某企業就貿易貨款糾紛咨詢仲裁流程;新加坡某企業咨詢跨境投資業務中建立單獨子公司和關聯分公司的主要區別;葡萄牙某企業向貿法通求助辦理葡萄酒企業注冊在華編號的具體流程等。對這些境外企業咨詢,貿法通平臺第一時間組織專家團隊提供專業建議,企業普遍表示滿意。
中國新聞社 記者
我們注意到,11月25日第八屆中國(泉州)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品牌博覽會暨第二屆RCEP青年僑商創新創業峰會期間,中國國際商會舉辦了中國國際品牌創新論壇,并成立了品牌創新委員會。請問,中國貿促會在支持企業加強品牌建設、實施品牌戰略等方面有何工作進展?
孫 曉:
品牌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象征,是企業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重要資源。近年來,我國品牌建設取得積極進展,品牌影響力穩步提升,對供需結構升級的推動作用顯著增強。中國貿促會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品牌建設的部署要求,結合自身職能,著力幫助企業培育品牌意識,提高品牌建設能力,提升國際化經營水平。一是聚焦現代農業、醫療器械等產業,培育優質品牌,提升品牌價值,更好發揮品牌對產業提升的引領作用,推動更多中國品牌伴隨中國制造走向世界。二是積極宣介中國地理標志產品,編寫中國地理標志產品宣傳冊,舉辦中歐地理標志產品合作大會、中國國際地理標志品牌合作大會,推動中國地理標志產品走向國際。三是支持企業實施品牌國際化戰略,開展品牌建設培訓,提供專利商標等知識產權服務,開展出口商品品牌評價,指導企業加強技術創新、提高產品質量,塑造良好品牌形象。四是利用舉辦展會論壇等平臺宣傳“中國制造”“中國服務”,講好中國品牌故事。
中國貿易報 記者
10月底,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第十次全國深化“放管服”改革電視電話會議重點任務分工方案》,其中兩項是由中國貿促會牽頭或按職責分工負責的工作,請問中國貿促會將如何落實這些工作?
孫 曉: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正如您所說的,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第十次全國深化“放管服”改革電視電話會議重點任務分工方案》有兩項涉及到貿促工作。為確保這兩項任務落到實處,見到成效,近期我們加強調查研究,密切研判形勢,聚焦市場主體的所思所盼所想,提出了一系列具體措施。在鼓勵貿促機構、會展企業以境內線上對口談、境外線下商品展方式舉辦境外自辦展會,幫助外貿企業拓市場、拿訂單方面,中國貿促會密切關注國外主流展覽會舉辦情況,扎實推進全國出國經貿展覽審批管理工作,持續深入調研出國展覽行業和外貿企業需求,會同有關部委,及時推出恢復出國經貿展覽的針對性舉措,支持企業以多種形式參加國外展覽會搶訂單、拓市場。一是審批代參展等創新形式出國參展辦展。從8月底開始,中國貿促會正式受理全國出國經貿展覽組展單位以“參加國外線上展覽會”“代參展”“遠程線下辦展”等創新形式在國外參辦展項目申請。目前,已完成第一批2022年底前的22項創新形式出展計劃批復。二是試點審批赴重點國家、重點行業、重點展會出國經貿展覽項目。這個剛才我已作了通報,中國貿促會已完成首批15個出國經貿展覽項目試點審批。在更好發揮服務外資企業工作專班作用,完善問題受理、協同辦理、結果反饋等流程,有效解決外資企業面臨的實際困難問題方面,中國貿促會堅持全國貿促系統一盤棋,加強與有關部門的協作配合,通過召開座談會、優化直報平臺、密切與企業聯系、深入企業調研等方式,進一步夯實上下貫通、橫向協作的外資企業服務體系,完善問題受理、協同辦理、結果反饋等流程,打造外資企業訴求自下而上、便捷快速的直通車,推動解決外資企業提出的3000多個困難和訴求,得到廣大外資企業的認可好評。
經濟觀察報 記者
美國對華實施了四年的301關稅措施,于今年下半年到期,近期美國啟動301關稅措施復審。請問中國工商界對此有何看法?
孫 曉:
2022年9月2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啟動對華301關稅四年復審第二階段程序必要性審查,并于11月1日以調查問卷形式,就實施該關稅措施的有效性、該措施對美國經濟的影響等問題征求公眾意見。據了解,一些工商界和法律界人士擔憂,調查問卷在問題設計和內容方面存在一定偏見和誘導,可能影響復審調查的客觀性和公正性。自2018年美方對中國3600億美元出口產品征收301關稅以來,不僅嚴重破壞了中美之間正常的經貿交往,而且給美國制造商、工人和消費者帶來更大成本壓力,還導致了不公平競爭。本次復審應成為美方停止這一損人不利己行徑的良機。中國貿促會、中國國際商會將密切關注本次復審調查,并敦促美國政府全面聽取包括中國利害關系方在內的各方意見,客觀、公平、公正開展相關調查,中國工商界樂見其成。
大家還有沒有什么問題,如果沒有的話,今天的發布會就到這里。謝謝!